政府网站不合格48人被问责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结果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达91%,同比去年一季度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此次,国办随机人工抽查各地区和国务院部门政府网站共469个,总体合格率为91%;各地区和71个国务院部门共抽查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7768个,占运行政府网站总数的18%,总体合格率92%。此外,48名政府网站有关责任人被问责,地方部门问责情况首次公开。
政府网站“四不”问题初步解决
抽查结果显示,在国办抽查的469个网站中,北京等11个地方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达100%;广东等9个地方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达90%,这部分占省(区、市)的2/3,全国政府网站合格率节节攀升。政府网站初步解决了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交流互动不回应、服务信息不实用等“四不”问题。
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集约化建设全面启动。抽查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有43143家,相比上一季度集约上移3190家。当前全国政府网站为3万多家,较2015年“摸家底”统计的8万多家,已精简一大半。
网民有效留言办结率达99%
国务院重要信息联动发布水平也显著提升。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和国务院部门网站中,有90%的政府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了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专栏,较上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80%的政府网站能够在国务院重要信息发布后24小时内进行转载,比上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
此外,网民纠错留言的监督力量越发得到重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和国务院部门网站中,有97%在首页添加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入口,比上一季度提高4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3月31日,网民有效留言达4176条,有关主管单位都能及时对留言进行核实、处理和反馈,总体办结率达99%。
不合格网站将按季度“晒”出
去年11月,“儋州市商务局”网因存在“首页面长期未更新”的突出问题,被报为不合格政府网站。今年2月,该局主要负责人因该问题被处以行政记过及党内警告处分。这不是个案。2017年一季度通报中,不合格网站相关责任人问责情况首次“晒”出。19名有关责任人被上级主管单位约谈问责或进行诫勉谈话,6名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10名予以通报批评,3名受到警告或记过处分,10名予以调离岗位或免职。
不合格网站也一律“晒”出。登录中国政府网站的全国政府网站普查专栏,“工作动态”一栏可见今年5月集中更新的一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自查情况。
据悉,今后国办将进一步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按季度曝光本地区本部门抽查情况,将不合格政府网站“晒出来”。
抽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政府网站运维管理明显进步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开办关停无序、资源共享难、服务实用性差、安全防护能力弱等突出问题。
■文/《人民日报》、新华社
政府网站要这样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对全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发展作出明确规范。
■政府门户网站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门要开设政府门户网站。原则上一个单位最多开设一个网站,乡镇、街道及县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开展政务公开,提供政务服务,原则上不单独开设网站。
■部门网站
省级、地市级政府部门,以及实行全系统垂直管理部门设在地方的县处级以上机构可根据需要开设本单位网站。
■信息发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完善政府网站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发布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决策信息。
■解读回应
政府网站发布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策文件时,应发布由文件制发部门、牵头或起草部门提供的解读材料。
■办事服务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整合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加快构建权威、便捷的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互动交流
政府门户网站要搭建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根据工作需要,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讯等功能。部门网站开设互动交流栏目尽量使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